闲话阮大铖:是小人也是才子

2015-10-28 16:52   作者:网络   出处:网络    

  导读: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阮大铖都是公认的小人、坏蛋,但又是一个公认的才子、能人。他从万历四十四年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踏进官场,到顺治三年跟随清军南征福建途中死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阮大铖都是公认的小人、坏蛋,但又是一个公认的才子、能人。他从万历四十四年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踏进官场,到顺治三年跟随清军南征福建途中死在仙霞岭上,三十年间曾经两次叛卖,三次遭众人声讨、驱逐,立身行事劣迹斑斑。哪怕最会做翻案文章的才子恐怕也难以为他洗刷,就连他最后卖身投靠的大清皇朝,在编修《明史》时也毫不客气地把他列入了“奸臣传”。

原标题:闲话阮大铖

一亩荒园半亩池,居人犹唱阮家词。

君臣优孟麒麟楦,毛羽文章孔雀姿。

复社空存防乱策,死灰难禁再燃时。

城隅指点乌衣巷,只有南朝燕子知。

这是乾隆年间一位蒋姓诗人寻访阮大铖在南京的故居时的感怀兴亡之作。虽然此时上距南明覆亡已有一百二十余年,但据诗中所述,阮大铖故居的废址犹在,当地人也没有忘记他所写的某些词曲。如此又过了一百八十余年,一九五三年初夏,黄裳先生在《来燕榭书跋》中写道:他在南京“忽于委巷中得阮怀宁故居,今名库司坊,当日之‘裤子裆’也。…….废圃荒池,依稀当日,云即咏怀堂故址,大铖执红牙檀板拍曲处也”。如今上距一九五三年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日前在路边旧书地摊上偶然觅得黄山书社一九九三年版《阮大铖戏曲四种》一厚册,便也想去看看今日的库司坊是何模样。辗转打听数日,结果一无所获,不仅阮大铖的故居遗址早已消失,就连库司坊这个地名也罕有知者,只知那一片地方已改造成为鸽笼般的居民楼簇拥着数幢玻璃墙幕大厦的公式化现代景观了。

阮大铖一生共创作戏曲十一种,另有《咏怀堂诗文集》数册行世,均已大半散失。黄裳先生曾分析阮大铖著作散失的原因有二:一是“大铖诸集刊于崇祯季年,板存金陵,未几国变,兵焚之余,流传遂罕”;二是“况其人名列党籍,久为清流所不齿,南明倾覆,更卖身投敌,死于岭峤,(人们)家有其集,必拉杂摧烧之而始快也”。其实黄裳先生指出的两个原因中,第二个原因即人们憎恶阮大铖其人,也就连累到他著作的流传。这恐怕是主因。如今黄山书社收辑的虽仅戏曲四种,好在流传较广最负盛名的《燕子笺》、《春灯谜》以及《牟尼合》、《双金榜》都已在内,也可豹窥一斑、聊胜于无了。

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阮大铖都是公认的小人、坏蛋,但又是一个公认的才子、能人。他从万历四十四年金榜题名考中进士踏进官场,到顺治三年跟随清军南征福建途中死在仙霞岭上,三十年间曾经两次叛卖,三次遭众人声讨、驱逐,立身行事劣迹斑斑。哪怕最会做翻案文章的才子恐怕也难以为他洗刷,就连他最后卖身投靠的大清皇朝,在编修《明史》时也毫不客气地把他列入了“奸臣传”。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