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30 13:09 作者:网络 出处:网络
健康运动,医者先行 小小男子汉体适能训练 运动下基层,为部队训练指导 这两年,运动健身盛行,连微信朋友圈里也掀起一股运动“攀比风”。越来越多人喜欢用手机软件记录每天走路的步数,用它来判断有没有足够的运动量…… 那么,如何判定运动是否适度?到底应该怎么锻炼才最适合?怎样运动才能使我们更健康?近日,解放军180医院邀请全国健康大咖共聚一堂,对“医+体”模式开讲。 聚焦健康 180医院迎来学术大咖 11月23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解放军第180医院承办的“健康体适能测评与运动管理多中心应用研究”培训班在美丽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隆重召开。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理事长白书忠,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武留信,“医+体”项目研究首席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正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赵小兰,及来自全国17个省市上百家医院、体检中心(机构)的领导与专家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解放军第180医院金孝勤副院长代表医院致欢迎词。 会上,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白书忠理事长对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率先提出并且践行“健康运动,医者先行”的理念给予高度肯定和赞许。他说,“医+体”的结合,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从事健康行业的人要先动起来,以“动”促进健康,以个体化指导促进体检客人健康,从而带动更多的民众加入。针对目前现代人静坐少动的生活方式,白书忠理事长提出,要根据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运动处方,让运动多样化、情趣化,想方设法让民众动起来。他指出,体检不是真正的目的,要让民众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管理自身健康才是终极目标。另外,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武留信教授则提出:要构建运动管理体系,通过体适能检测与生活方式、运动营养等方式的结合,拓宽“医+体”模式的产业化道路。 现场体验 “医+体”模式引学术界围观 在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三楼运动体感专区,来宾们还现场过了一把“运动”瘾。 在运动管理师的指导下,现场感受了包括反应时测试、平衡能力测试、纵跳测试等在内的“体适能体感互动引导测试”项目,大屏幕展现体感互动效果,体验者配合逼真的画面,不断调节肢体动作,全神贯注置身其中,动感十足的游戏、逼真轻松的体验让体验者身临其境,不少来宾都玩得大汗淋漓,意犹未尽。据介绍,该区域结合旁边的健康会客厅、健康促进部、功能医学部等形成健康管理中心的检后健康管理专区,是中心探索早期健康干预路径,促进健康转归的重要载体。 据悉,2014年4月,“体适能测评与运动管理多中心应用研究”项目正式落地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创全国首例健身会所与医学检测的结合,即“医+体”健康管理模式。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王瑜主任率先提出“医体模式,医者先行”,成立医务人员运动管理项目,将“适时、适宜、适度”的运动健康测评和运动健康管理实用技术通过课题研究、技术研究、建立行业标准的模式向全国健康行业推广,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体检机构引进该项技术,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运动带来的益处和快乐。凭借在健康行业的突出贡献,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王瑜主任被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特聘为“健康体适能测评与运动管理多中心应用研究”课题专家组副组长兼执行首席专家。 健康促和谐 运动是良医 180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提出“一个人、一家庭、一辈子”的理念,将健康管理与运动管理结合,促进体检客人健康转归。 通过开展寒暑期“小小男子汉”健康体适能训练活动,提升儿童、青少年体质,让健康理念从小抓起,健康生活从小养成;开展“运动下基层”活动,将专业运动指导送到基层,指导民众更加科学、健康的进行体育健身运动,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合理的运动方式所带来的伤害,有效防控不良生活方式所造成的相关慢性疾病。 运动是良医,运动是最低成本的投入,将对医患关系的修复性、缓和化及身份趋向平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体检客人加入运动管理的队伍,愿越来越多的人感受“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许小芳) (责任编辑:HN666) |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